2022年10月29日,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免疫病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眼免疫學論壇暨眼免疫學年會在線上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免疫病學專委會主辦。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協會風濕免疫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風濕免疫科的黃慈波教授、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協會風濕免疫病學專委會名譽主委、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曾小峰教授、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協會風濕免疫病學專委會眼免疫學組組長、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鄭文潔教授出席本次會議并致辭。此次會議經過精心選題,共有風濕免疫科、眼科等相關專業23個專題演講入選,41位兩岸專家參與演講及發言。



本次大會共分為六個單元。第一單元中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著名風濕病學專家魏正宗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的楊培增教授、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的鄭文潔教授分別就脊柱關節炎的臨床診斷要點、葡萄膜炎與全身疾病的關系、白塞病自身炎癥特點的再認識與與會者進行分享。
第二單元中北京協和醫院眼科的張美芬教授、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的張曉敏教授、北京醫院風濕免疫科的程永靜教授分別就多學科診治模式的重要性葡萄膜炎的診斷思路”、生物靶向藥物治療自身免疫病的新進展向大家進行了細致闡述。
第三單元精彩繼續,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的田新平教授、北京醫院眼科的黃辰曄醫師、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的徐雁教授、北京協和藥物研究所的呂曉希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眼科的趙潺教授分別就ANCA相關血管炎的眼部表現、免疫相關不良事件葡萄膜炎、視神經譜系疾病與風濕病、IL-17抑制劑的藥學特征及臨床意義、阿達木單抗在眼免疫疾病中的應用經驗與大家分享。
第四單元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的穆榮教授通過回顧國內外文獻分析了自身免疫病患者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為臨床實踐提供了很好的依據;陶勇教授結合臨床病例,分析了感染性與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臨床特點、診斷思路以及眼內液檢測如何在關鍵點上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風濕免疫科的李芬教授、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的沈敏教授講解了類風濕關節炎的眼部受累、從眼到身—認識自身炎癥性疾病內容;最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蘇文如教授分享了他帶領的葡萄膜炎課題組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成果。
第五單元中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的談文峰教授講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的馮蕾教授和趙潺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的高玲教授與大家分享了風濕病相關視網膜血管炎的診療策略、眼部激素植入物的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的眼部應用及注意事項、幾例疫苗相關的后葡萄膜炎的臨床表現及診治過程。
第六單元是大家最期待的疑難病例討論環節。陜西省眼科醫院眼科的王海燕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的雷劍琴教授以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風濕免疫科的杜燕教授為大家帶了三個疑難病例,參會人員被充滿思辨的有趣病例和精彩的演講燃起熱情,收獲滿滿。
本次大會的內容從臨床進展到基礎科研,從常見疾病到最近熱點的疫苗相關研究,形式上既有專題講座又有有趣的病例分享,知識涵蓋面廣而深,使與會者獲益頗多,在線人數逾萬,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